灵异怪事 灵异故事:鬼上身(灵异故事)

女中豪杰 2022-05-13 22:40:18 鬼故事大全
鬼故事大全

灵异故事:鬼上身,故事同样发生在农村。

这个事情是我亲眼看到。前年的时候,老家死了人,我和我父亲回去送礼。

死者是个四十多岁的妇女,在水塘边洗衣服的时候突发羊角风栽到水里淹死的,死后很长时间才被人发现。

她有个儿子在外地打工,听说她去世后就赶了回来准备后事。当天,我和父亲也回去了,吃罢晌饭,棺材就停在堂屋正中间,她儿子哭的不行,被人家拉了出来,说不要再哭了。

死者儿子名字暂定为小明(化名),小明很伤心,刚出来,走到院子中间时,他旁边的一个五十多岁的人一下子扑通一声直直的倒在地上,眼睛还睁得大大的(这个人也是我们村的)

当时把所有人吓了一跳,过了一会,他突然又站了起来,而且当场把小明抓了起来,嘴里冒出女人腔:“儿呐,妈死了,你以后杂办啊?”?(注意,这倒下去的男的起来后声音和小明死去的妈妈声音是一模一样的,而且有点凄凉的感觉,听了就汗毛直竖,因为棺材就停在堂屋的,想着就害怕。)

当时小明吓傻了,动都不敢动,任由那男的嘴里说出他妈的声音来,当时有很多老人已经明白了这是鬼上身,但是也不能说什么,如果强行拉开的话,听他们说,被上身的人会有危险。

当时那男的被附身后,怎么都不愿意走,就是拉着小明使劲的说,像是不放心自己儿子一样,当时有的老人就出来说:“xx,你回去吧,回去了给你多烧点钱,快回去!”

可是说这么多一点用都没,他照样拉着小明说个不丢。

最后小明说了一句:“妈,你快回吧,我没事,明儿多给你烧点钱!”

刚说完,那男的扑通一下子又倒了下去,过了一会起来后又恢复他自己了,但是像是很累的样子。

第二天,就找道士来做法事,道士说是死者不放心自己的儿子,死后有牵挂。因为小明的爸是那种有些不太明智的那种人,一般不会管自己的儿子。

倒下去的那个男的后来听我爸说,他年轻的时候也被整倒过一次(在我们那里被鬼魂附身然后一下子倒在地上叫做被整倒了)

到现在我想起来还毛骨悚然的,那男的嘴里吐出一大堆女的声音可怕的要死,而且神情很恐怖,死者的棺材就停在不远处。

灵异故事:压魂,顾名思义,这个压魂,是中原这一带都熟知的东西,就是建桥的时候必须有桥魂,这个想比所有人都知道。


民间压魂方法

故事发生在光山县县城南部的南

随机推荐:红色裙子

大河桥。

当时据说建这个桥的时候,没有压桥魂,所有几乎每年桥头都会发生车祸,都会死人,而且每年桥下的水域都会淹死人,这是必然的事情每年都会有,当地人都知道。


古代压魂方法

几年前的一个深夜,有一个四十多岁的醉汉醉酒回家被车撞死了,人死在在桥头,当时,听街坊邻居们讲,这个醉汉死了之后,就托梦给他还在家里睡觉已经七十多岁的老母亲,说他自己成了桥魂。

这个醉汉呐,他是个单身汉,一直到四十多岁都没娶着媳妇,因为家穷啊,没人愿意跟他,四十多岁了成天在外乱混飘摇。

他死后,成了桥魂被压在桥下,中间的这个具体细则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谁也看不见他的魂,就知道他被压在桥下,大家要注意,被压在桥下的桥魂是永世不能投胎转世的,这是当地人的说法。

他给他母亲托梦后,他的母亲就去了桥底下,据当时人说他的母亲是能看到他的魂魄的,他母亲呢就他一个儿子还成了桥魂,这肯定很苦了,老人无所依靠,然后他母亲就每天提茄薇l信jrggs8看更多灵异怪闻个篮子里面装着一些供品(馒头猪头肉之类的东西)送到桥下,说是要天天陪着她儿子给他儿子东西吃。

最后慢慢的这老人已经成习惯了,她日复一日的去桥下从来没有间断过,邻居们也见怪不怪了。

几年后老人死了,死之前还没断气的时候,她给邻居街坊说让把她的尸体埋在桥墩底下,因为她用自己的魂把儿子的魂替换出来了。

母亲成了新桥魂,儿子的魂却可以投胎了。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虽然之后被人慢慢遗忘了,当然全程故事也不是那么惊心动魄,但是这却牵扯到一个母爱的大爱问题。

儿子死后,母亲还要为他替身,让自己的儿子能转世,这就是母爱。


导读:罗布泊之咒诡异事件:给你解开罗布泊之谜!罗布泊之咒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为什么那么多人听到罗布泊之咒会闻风丧胆。这个罗布泊是如何形成的到现在还是个未解之谜。

罗布泊之咒

1972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拍摄的罗布泊的照片上,罗布泊竟酷似人的一只耳朵,不但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对于这只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有观点认为,这主要是50年代后期来自天山南坡的洪水冲击而成。洪水流进湖盆时,穿经沙漠,挟裹着大量泥沙,冲击、溶蚀着原来的干湖盆,并按水流前进方向,形成水下突出的环状条带。

罗布泊之咒在小说《鬼吹灯》里面有所描写,另外在起点小说网站里也有一部专门写罗布泊的《罗布泊之谜》,还有在天涯论坛里也有一个帖子《双鱼玉佩》,说的也是罗布泊的事情,虽然这几部小说描写的内容区别很大,但却都无一例外的诡异恐怖,让人难辨真假,使得原本就神秘的罗布泊迷雾,变得更加的扑朔迷离了。

1949年,从重庆飞往迪化(乌鲁木齐)的一架飞机,在鄯善县上空失踪。1958年却在罗布泊东部发现了它,机上人员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飞机本来是西北方向飞行,为什么突然改变航线飞向正南?

1950年,解放军剿匪部队一名警卫员失踪,事隔30余年后,地质队竟在远离出事地点百余公里的罗布泊南岸红柳沟中发现了他的遗体。


彭加木

1980年6月17日,着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 失踪,国家出动了飞机、军队、警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毯式搜索,却一无所获。2007年终于在罗布泊发现了一具干尸,但最后经过波折的DNA鉴定却断定这具干尸不是彭加木。

1990年,哈密有7人乘一辆客货小汽车去罗布泊找水晶矿,一去不返。两年后,人们在一陡坡下发现3具卧干尸。汽车距离死者30公里,其他人下落不明。

1995年夏,米兰农场职工3人乘一辆北京吉普车去罗布泊探宝而失踪。后来的探险家在距楼兰17公里处发现了其中2人的尸体,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汽车完好,水、汽油都不缺。

1996年6月,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徒步孤身探险中失踪。当直升飞机发现他的尸体时,法医鉴定已死亡5天,原因是由于偏离原定轨迹15多公里,找不到水源,最终干渴而死。死后,人们发现他的头部朝着上海的方向。

1997年,甘肃敦煌一家3口在父亲的带领下,前往楼兰附近寻宝,结果一去不 复返,最后3人尸体被淘金人发现。

1997年,昌吉有4个人开着大卡车,到罗布泊南岸的红柳沟找金矿,结果没有了消息。1998年,有人在红柳沟附近找到了4具尸体和一部烂车。

2005年末,敦煌有人在罗布泊内发现一具无名男性尸体,当时据推测该男子是名“驴友”,法医鉴定其并未遇害。这具尸体被发现后,也引起了国内数十万名“驴友”的关注,更有人在互联网上发出了寻找其身份的倡议,最后在众人的努力下,终于确定了该男子的身份,并最终使其遗骸归回故里。经查明,该男子是2005年自行到罗布泊内探险,但为何死亡,却一直是个谜……

有人说,着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神秘失踪,入选20世纪世界十大之谜当之无愧,因为它最具悬念,最让人震惊,最不可思议!

罗布泊神秘失踪

罗布泊之咒:罗布泊古湖泊“大耳朵”长大

此次野外科考证实了罗布泊古东湖连续向西延伸湖岸线的存在。这一发现表明罗布泊古湖泊面积远大于“大耳朵”范围,古湖岸呈圆形封闭状态,而不仅仅是“耳朵”状的。

罗布泊“大耳朵”之谜源自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学术杂志公布的一张用国际卫星从900公里高空拍摄的罗布泊照片。这张照片影像形状酷似人的耳朵轮廓,由此展开了学术界对“大耳朵”位置、地理结构分布等问题的争论和猜测。

夏训诚说,“大耳朵”就是罗布泊历史时期干涸的湖盆。罗布泊古东湖的干涸过程可以划分为6期,在雷达图像表现了明确相间的6个条带。明条带为高含盐量湖相沉积层,代表了罗布泊强烈萎缩湖面快速缩小,盐分快速结晶析出。暗条带为低含盐量湖相沉积层,代表了罗布泊湖相对较弱的萎缩,含盐量较低。

能够透视极端干燥盐壳层的雷达遥感技术发现了被罗布泊西湖覆盖的罗布泊东湖连续向西延伸的湖岸线,科考队据此找到并确认了罗布泊东湖的北湖岸线存在。这一发现远远超出了“大耳朵”形状,科考队由此推测,罗布泊古东湖分布范围远远大于5350平方公里,这样测算罗布泊古湖面超过1万平方公里。

罗布泊古湖泊“大耳朵”长大

罗布泊之咒:罗布泊古湖泊“大耳朵”长大

此次野外科考证实了罗布泊古东湖连续向西延伸湖岸线的存在。这一发现表明罗布泊古湖泊面积远大于“大耳朵”范围,古湖岸呈圆形封闭状态,而不仅仅是“耳朵”状的。

罗布泊“大耳朵”之谜源自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学术杂志公布的一张用国际卫星从900公里高空拍摄的罗布泊照片。这张照片影像形状酷似人的耳朵轮廓,由此展开了学术界对“大耳朵”位置、地理结构分布等问题的争论和猜测。

夏训诚说,“大耳朵”就是罗布泊历史时期干涸的湖盆。罗布泊古东湖的干涸过程可以划分为6期,在雷达图像表现了明确相间的6个条带。明条带为高含盐量湖相沉积层,代表了罗布泊强烈萎缩湖面快速缩小,盐分快速结晶析出。暗条带为低含盐量湖相沉积层,代表了罗布泊湖相对较弱的萎缩,含盐量较低。

能够透视极端干燥盐壳层的雷达遥感技术发现了被罗布泊西湖覆盖的罗布泊东湖连续向西延伸的湖岸线,科考队据此找到并确认了罗布泊东湖的北湖岸线存在。这一发现远远超出了“大耳朵”形状,科考队由此推测,罗布泊古东湖分布范围远远大于5350平方公里,这样测算罗布泊古湖面超过1万平方公里。

罗布泊之咒:死亡之海”罗布泊七大新发现

被誉为“死亡之海”的罗布泊,给现代人留下了太多的谜团,有些甚至是千古之谜。正因为如此,一代一代的科学家都为之奔波不息,有的科学家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彭加木就是为了我国科学事业在罗布泊殉难的科学家。

在彭加木罗布泊科考殉难30周年纪念日之际,由广州市白云区委、白云区政府和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联合,组织开展的重走彭加木探险之路科考活动于11月13日结束,此次科考活动获得“新发现古城遗址”等7项重大发现。

罗布泊之咒:小河墓地附近新发现古城遗址

科考队员发现,它的位置处于小河墓地西北不远处,古城城墙年代大约在公元400—500年左右,形成于北魏时期。根据墙体年代和初步发现的文物类型以及地理位置,科学家初步认为有可能是文献记载的“注宾城”,可暂定名为“注宾泊古城遗址”,该古城遗址的隶属、职能,还有待详细的考古发掘工作。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里对注宾城这样记载:“河水又东经墨山国南,又东经注宾城南,又东经楼兰城南而东注。”有专家据此认为,这说明注宾城与注宾河用的是同一名字,也说明注宾城与西北边的墨山国和东面的楼兰国的相对位置。

中国著名沙漠研究专家、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研究员、罗布泊科考队队长夏训诚说,由于该遗址临近丝绸之路古驿站阿拉干,处于丝绸之路东西和南北交通要道的十字路口上,因此无论该遗址是否是“注宾城”或“埒类城”或楼兰国都“?G泥城”,它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位置都是毋庸置疑的。通过对不同古城遗址的年代学分析,为深入研究罗布泊地区古代遗址的时间与空间分布,西域文化的演化过程、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关系等,都提供了证据。

罗布泊之咒:只身出走 七字之谜谁得解

1980年5月2日至6月5日,断断续续、曲曲折折,历时一个多月,罗布泊综合科学考察队队长彭加木,率领9名科考队员,冲破重重艰难险阻,第一次由北向南成功纵穿罗布泊,胜利到达罗布泊南岸米兰农场,打破了“无人敢与魔鬼之湖挑战”的神话。

在米兰农场,科考队仅休整了短短的5天,又于6月11日驱车东进继续考察,途中曾遭遇过骇人听闻的沙尘暴和无数次沼泽陷车,还有可怕的迷路。

只身出走 七字之谜谁得解

6月16日傍晚,他们终于艰难地来到罗布泊东岸库木库都克。此时,科考队从米兰农场补充的汽油已因一路多舛消耗无几,带的水也只剩下可怜的十几公斤,而且装在高温下的铁桶里,一周过去,颜色和酱油一般,散发着难闻的铁锈味,根本不能饮用。严重缺油、缺水、缺食物,队员们疲惫不堪、弹尽粮绝、面临绝境、危及生命。

在这生死关头,彭加木于当晚9时半亲自起草,向马兰基地前沿指挥部“720“发出了求救的告急电报:“我们今天20点到达库鲁库多克以西大约十公里,我们缺油和水,请求紧急支援油三百公斤,水五百公斤,现有的水只能维持至十八日。请转告乌市扑获一头小骆驼。”

库鲁库多克?这是什么地方?部队首长一看地图,罗布泊以东根本没有叫“库鲁库多克”的,而是标有“库木库都克”,部队首长断定,彭加木他们遇险就在此处。

“720”指挥部收

随机推荐:鲛人故事

到电报,翌日晨9时回电:“同意送物资,就地待命。”并要求报告大本营坐标和地形特征。科考队立即回电,报告他们所处的地方为:东经91°50′;北纬40°17′。标志是:地面上插有一杆红旗。部队知道坐标后,马上再次确定,就是库木库都克,决定派直升飞机紧急救援,先送去500公斤水。

可彭加木心里又犯了嘀咕:直升飞机送水,代价太高了。一斤水要十几块钱啊!那个时候的十几块钱等于现在是多少呢?恐怕不止一二百块钱吧!他思之再三,决定亲自出去找水,他自信一定能找到水。

彭加木处变不惊,依旧在冷静分析:从库木库都克这译成汉语为“沙井”的名字看,从在“720”听到军人说库木库都克以东不远的“八一泉”有水的信息看,他想,这个地方一定能找到水源。

离奇死亡

彭加木打开自带的军用地图,更让他眼睛一亮,脸上露出了惊喜:地图上离库木库都克不远标有“红八井”、“红十井”,库木库都克又是“沙井”,稍远一点还有“八一泉”,不远处又是疏勒河古河道,因此,他充满信心地断定:附近肯定有水!

6月16日下午,他曾派专搞水文地质的副队长汪文先等出去找水,可汪文先找了几个地方,挖下一米多深,不见丝毫水气。

彭加木不甘心,又带领陈百录等出去找“沙井”,结果,找到的“沙井”只是半间房大小的沙坑而已,滴水皆无。

6月17日队员们正吃早饭时,彭加木又提出,开车往东沿疏勒河谷地去再远一点的地方找水。他的指导思想是:飞机运水,价格昂贵,能给国家节约就节约;另外,不要轻易麻烦部队,这次考察已经给他们增添了不少负担,能自己解决的就尽量自己解决。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发现了宝贵的水源地,就为今后的罗布泊考察提供极大的方便。同时,他从春天拍摄大型记录片《丝绸之路》的**那里了解到,附近的红十井一带也有水。

彭加木的意见是,不要坐等,应该开车到羊达克、红十井一带去找。为此,他与大家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队员们说,马兰基地部队前线“720”已经回电同意送水,科考队困境已得缓解;另外,开车走那么远,单程就有120多公里,汽油本来已十分紧张,要慎重为好。再说,单车出去也有危险。……

彭加木则认为,咱们如果找到水源,部队就没必要用直升飞机花那么大代价送水!

在沉闷的气氛中,彭加木走出帐篷,到越野车里看地图,他还是坚持去找水。心情同样沉重的队员们有的打扑克,有的在帐篷里睡觉。

接近中午,科考队又收到部队电报,说,飞机将于18日往库木库都克送水500公斤,请科考队原地等候。副队长汪文先高兴地拿着电文去报告彭加木,一看队长不在,以为到附近沙包后面去方便,没有在意,便回到了帐篷。

又过去半小时,司机王万轩去车里拿衣服,首先看见了那张摊开的军用地图,但却没有看见彭加木。他有些疑惑:这张地图彭队长一直随身保管着,是从来不乱放的,今天是怎么啦?他想收起地图,又看见旁边有半张16开带红格的信纸,上面用铅笔写着:“我往东去找水井 彭 17/6.10:30” ……

彭加木留下的字条——6月17日的“7”字,还是由“6”字改过来的。显然,这是彭加木的字迹,是他悄悄留下的,然后只身离开了大本营。然而,就是这一句“我往东去找水井”,却成了世人难解的7字之谜!

罗布泊之咒:疑惑重重 脚印清晰叹难寻

得知老队长一人留下纸条去找水,此时的队员们还没有着急,只有生气,埋怨他为什么给全队立的规矩“不准单人行动”,自己却不遵守,还带头违犯?大家在附近看了看,心想,天这么热,他走不了多远,最多找上个把钟头,找不到就会回来了。

时间过去了近5个小时,到下午3点,彭加木还没有回来,这下子帐篷里的气氛突然变得紧张,队员们着急了,心里阵阵发毛,顿时觉得问题严重。他们马上出动车辆,向东找去。没走多远,就在长着枯死的芦苇和杂草的沙地上发现了彭加木的脚印。于是,就沿着足迹寻找。

可找到太阳落山,也没有彭加木的身影。人们异常焦急,晚上又在大本营点燃篝火,发射信号弹,把车开到高处,通宵打着车灯,希望老队长能安全返回。

疑惑重重 脚印清晰叹难寻

据科考队员们回忆,彭加木出走时,身穿蓝色工作服,戴一顶淡绿色太阳帽,穿一双42号劳保翻毛皮鞋。身背一个装有两公斤水的铝背壶,一架照相机,一个黄挎包,内装照相底片、科学考察笔记本和少量糖果。还带有一把地质锤、一个小罗盘、一把美制匕首和一个打火机。

这天晚上,科考队照和往常一样,与部队进行电报联系,电文内容除了说急需汽油和水外,没有提彭加木失踪一事,只是强调明日凌晨两点再联络一次,有重要情况汇报。大家对彭加木返回营地仍抱有希望。如果电报上说彭加木失踪,会引起极大震动,部队与新疆分院会星夜组织人马前来营救。假如这时候彭加木回到大本营,那就会出天大的笑话。

6月18日凌晨两点,科考队不得不怀着沉痛的心情,通过电波向部队报告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噩耗:6月17日上午,彭加木只身外出找水,不幸失踪!

消息立即由“720”传到马兰基地,再由部队传到新疆军区、中科院新疆分院、中国科学院,最后惊动了party中央、国务院。不久,各大新闻媒体向全国上下发布了彭加木在罗布泊神秘失踪这一特大新闻,让所有中国人为之震惊!

新闻发布的同时,罗布泊也迅速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大规模寻找。从酷暑盛夏到数九隆冬,组织过四次大寻找,均无下落。

亿万人们的心头不禁生出一个又一个没有答案的疑问:

一个人光天化日出走,沿着脚印寻找,居然没能找到?罗布泊真的有这么神秘?

6月17日那天,库木库都克的气温高达60度,据医生们讲,人长时间在这样高温下行走,会头昏眼花的。那么,彭加木会不会因头脑不清醒,难辨东南西北,迷失方向后胡乱走起来?

——55岁的彭加木,曾经患过两种癌症,6月16日科考队击毙一峰野骆驼,他不顾多日艰辛、体弱劳累,亲自操刀,剥皮、剔骨、煮肉,一直熬到凌晨两三点,根本就没怎么睡觉,以如此疲劳之躯,他到底能走多远?

揭开罗布泊谜团

——彭加木离开大本营时,身无一粒米,只有一壶水、几颗糖,他到底有多大的忍耐力?他能超越生命极限?

——彭加木是体力严重透支晕倒过去,还是身患急症一卧不起?

——罗布泊的风

随机推荐:无法欺瞒的城隍

沙真有那么大的威力,顷刻之间就能神速就将一个人掩埋?

——彭加木究竟遇到了什么样的不为人知的突发事件?

——6月17日早晨,彭加木曾因为是找水、还是等飞机送水这个问题,与队员们激烈争论过。他是赌气出走故意不归?还是决心下定,野外过夜,不找到水不罢休?

——当年轰动全国的4次大寻找,天上有那么多架次的飞机,地上有那么多的军民,还动用了6条警犬,采用“地毯式”、“拉网式”寻找,点线面结合,步步为营,寻找达4000多平方公里,为什么不但没有彭加木的身影,甚至连一件遗物都没有找到?

——彭加木为何没有回来?他到底在哪里?

……这些都已成了跨世纪的难解之谜!

罗布泊像钟摆一样游移不定?罗布泊“大耳朵”缘何形成?是什么让楼兰古城繁华不再?

最早到新疆考察的中外科学家们曾对罗布泊的确切位置争论不休,最终问题没有解决,却引出了争论更加强烈的“罗布泊游移说”。此说是由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提出的,他认为罗布泊存在南北湖区,由于入湖河水带有大量泥沙,沉积后抬高了湖底,原来的湖水就自然向另一处更低的地方流去,又过许多年,抬高的湖底由于风蚀会再次降低,湖水再度回流,这个周期为1510年。斯文·赫定这一学说,虽然曾得到了世界普遍认可,但对此质疑反对者也不在少数。近年来,我国科学家根据对罗布泊的科考结果,也对罗布泊游移说提出了质疑和否定。然而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使人们对罗布泊这个幽灵般的湖泊,更加感到扑朔迷离了。

罗布泊之咒是个神秘而又恐怖的存在,这个像人耳形状的罗布泊就像一个诡异的幽灵。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在那里神秘失踪,这些都成为跨世纪啊的难解之谜。

标 签 灵异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头部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热门看点
大概你喜欢
猜猜你爱看

Powered By 真实鬼故事_恐怖鬼故事_鬼故事短篇-鬼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津ICP备160013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