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头部广告位 |
-
名人故事:利簋──武王伐纣的证据
民间鬼故事集 2022-03-11 民间故事 -
【名人故事】利簋──武王伐纣的证据由爱看民间故事的敛迹小编整理!爱看名人故事记得关注敛迹小编!
武王伐纣开辟了周朝的统治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后世将其与商汤伐桀相提并论,称之为“汤武革命”,这种革命的思想对后世的政治、军事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周人的这次胜利由于历史久远,很难辨清其详细根底。
商朝末年,居住在岐山脚下的周人逐渐崛起,此时周人的领袖周文王姬昌被封为西伯侯,他励精图治,广罗人才,使周邦大振,颇受各方诸侯的拥护,开创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有利局面,开辟了推翻商朝的道路。
文王去世后,武王姬发继承先父遗志,在孟津与诸侯会盟,兴兵讨伐商纣王。
商周之间的决战发生在牧野,根据《尚书·牧誓》《逸周书》等文献的记载,武王率领各路诸侯联合军队,在距朝歌70里的牧野举行誓师大会,列数了商纣王的诸多罪状,动员军队与商纣王决一死战。
此时商纣王仍在饮宴作乐,得知兵临城下后慌忙召集军队,而商朝的主力部队在外作战,只得临时组织城中的奴隶和战俘开赴前线御敌。
由于商纣王残暴统治,失去了民心,军队一遇周军便倒戈投降,并引导周人进攻纣王。
纣王惨败而归,自焚身亡。
周人势如破竹,一战取得了商都,商朝从此灭亡。
由于古籍记载的阙失和亡佚,历史的真相逐渐被变幻的时空所笼罩,越来越扑朔迷离。
武王伐纣具体发生在哪一年,一直困惑着古之学者,甚至遭到一些疑古學派的否定,成为千古学术讼案。
然而1976年3月,在陕西临潼县零口公社西段大队发现了一处周代窖藏,其中出土了一件名叫利簋的青铜器,为我们弄清武王克商这段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利簋,高28匣米,口径22厘米,是一件方座附耳簋,这种方座簋流行于西周早期,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簋的内底铸有铭文4行32字,讲述甲子日那天清晨,岁星正当中天,周人一举歼敌,晚上就推翻了商朝。
7天之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地赏赐给利一些优质的铜料,利铸此宝簋以作纪念。
这短短的32个字证实了武王伐纣这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鸿业的真实性,并且为学者探讨武王克商的年份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
1996年开始的夏商周断代工程集中全国的学术力量,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对武王伐纣的年代进行了科学研究。
学者根据利簋铭文中所记甲子日岁(木)星在中天的天象,结合《国语》等相关文献的记载,利用天文学的知识,推断出武王克商的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利簋作为商周历史断代的重要标准器,被赞为“镇国之宝”,当之无愧。
选自《龙门阵》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民间故事选刊 标 签:
相关推荐
鬼故事推荐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头部广告位 |
- 热门看点
-
- 1 历史名人故事:迷失在山林
- 2 传统文化故事:一纸血书
- 3 故事集:田婴巧荐王后
- 4 寓言故事:幻影羊肉
- 5 民间故事大全:杀人的野鸡血
- 6 传说故事大全:和尚背尼姑_中国古代故事
- 7 古代传说:树影蛇仙
- 8 中国民间故事:雪貂卧冰
- 9 故事集:死穴
- 10 民间故事大全:相遇大王乌贼
- 大概你喜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